发布时间:2025-10-15 17:56:45    次浏览
本报记者刘锦陕北雄浑壮阔、关中厚重风雅、陕南明艳秀丽,三秦大地不同的地理风貌孕育出不同的风土人情,也形成了各异的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方式。今年上半年,伴随着煤炭、天然气等主要工业品价格持续走高,陕北在能源经济“寒冬”中开始回暖:榆林化学原料制品制造业发展迅猛,聚乙烯产量42.9万吨,增长29.7%;聚丙烯产量49.6万吨,增长48.2%。延安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回升,投资增速由去年同期的-38.1%回升至12.4%,回升了50.5个百分点。关中经济呈平稳上升态势,新兴产业亮点频现。西安规上工业完成增加值544.74亿元,同比增长9.8%,增速位列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第一。陕南经济增速继续领跑全省。三市的平均生产总值增速9.5%,平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2.3%,平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22%,经济向上向好趋势明显。全省三大板块,在经济新常态下,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科教资源、产业资源等优势,追赶超越潜力巨大,发展前景美好。陕北:产业转型升级高端化6月16日,陕北靖边。一群默默奋战了近九年的延长石油人终于迎来了激动人心的消息:该公司“煤、油、气合成工艺综合集成优化开发及工业应用”在北京通过专家鉴定,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截至5月底,延长石油榆林能化公司已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8.84亿元,实现利润4.19亿元。预计今年生产聚烯烃产品超过100万吨,销售收入将突破100亿元。在陕北能源经济下行压力下,该煤油气综合利用项目实现逆势赢利,成为延长石油新的经济增长点。今年以来,煤炭、大宗原材料、能源化工产品价格出现了恢复性增长,陕北各地又出现了排队拉煤的景象。面对价格回暖,陕西省决咨委办公室主任郭卫东认为,目前的恢复性增长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压力,但经济下行和传统产业产能过剩已成为长期趋势,当前抓住有利时机,加速产业升级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仍是首要任务。能源产业转型升级,让陕北能源企业逆势上扬取得骄人成绩。7月20日,美国《财富》杂志“2016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公布,陕西省延长石油集团和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实现大幅进位,延长石油凭借317.5亿美元营业收入,位列榜单325位,较上年前进55位;陕煤集团凭借303.3亿美元的营业收入,位列榜单第347位,较上年前进69名。同时,陕北的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文化旅游业多点突破,全面开花。6月1日,延安与西咸新区创新港、DCI公司、润杨集团合作发展大数据战略协议正式签约。延安将在未来4年建成国家级数据中心,大数据应用研发、分析、交易等大数据产业体系,建成后产业规模将达450亿元,带动相关产值1500亿元以上。 关中:新兴产业释放新活力7月20日,西安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专题推介会在深圳举行,现场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签约10个总投资85亿元的项目。今年上半年,西安高技术产业产值增长43.9%,计算机、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保持33.2%的高速增长。西安规上工业完成增加值544.74亿元,同比增长9.8%,增速位列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第一。“互联网+”和现代物流业在关中城市群蓬勃发展。上半年,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先后开通西安至杭州、西安至广州的往返货运航线,这两条货运航线的开通对于满足省内大型加工贸易企业航空物流需求,推动陕西航空物流快速发展,优化我省开放型经济投资发展环境意义重大。为了充分释放科技优势,今年全省着重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指导西安交大和沣西新城建设创新港,推广西安光机所、西北有色院的创新模式,支持科研院所转制转型,开展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和股权激励试点;加快军民融合,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军工科技研发领域。当前,西安高新区形成了半导体、智能终端、软件和信息服务、生物医药四大“千亿产业集群”;渭南高新区率先建立全国领先、基础完备的3D打印产业基地;西咸新区大力发展信息大数据、无人机等多业态产业集群;宝鸡高新区打造新型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军工电子等高端产业集群。关中城市群集聚创新、开放、改革三大要素发展新动能。陕南:新材料产业潜力巨大在全省上半年成绩单中,陕南的表现无疑是最亮眼的:三市的平均生产总值增速9.5%,平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2.3%,平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22%,经济形势向上向好趋势明显。从突破发展到循环发展,陕南的发展路径愈发清晰。陕南现代材料、生物医药、生态旅游三大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已成为陕南的支柱产业。今年上半年,商洛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462.44亿元,同比增长14%;实现增加值121.5亿元,同比增长13%。全市现代医药、绿色食品、新能源企业成长迅速,产业结构渐趋优化。现代材料完成产值300.5亿元,增长1.9%;现代医药完成产值42.53亿元,增长19.8%;绿色食品完成产值48.64亿元,增长11.6%。安康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29.15亿元,增长16.9%。其中,富硒食品145.28亿元,增长25.2%;新型材料194.56亿元,增长15.8%;生物医药31.38亿元,增长12.8%;装备制造44.38亿元,增长9.3%。日前,中航集团发布消息称航空材料中最稀缺金属是铼。据了解,铼全球储量有限,每年产量仅50吨左右,而在洛南县就有2吨的年产值。与此同时,商南县年产2万吨金属钛项目正在抓紧启动,正式投产会带来约50亿元的年产值。陕南材料工业已实现从卖金矿粉等金属原料向前沿高端新材料、复合材料转变,综合效益显著提升。蓬勃高速发展的陕南新材料产业对我省电子信息产业、配套3D打印产业、支撑装备制造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